黄梅戏

情感认同能替代历史事实吗?

情感认同能替代历史事实吗?这个问题直接触及了这场争议中最核心、也最令人深思的矛盾。正确观点是:情感和情绪绝不能替代或篡改历史事实。 湖北方面承认安徽的贡献,是基于史实的理性态度,安庆方面不承认湖北的起源贡献,而用地方情感来覆盖复杂历史进程的做法,确实是值得商榷

历史 安庆 黄梅戏 王少舫 严凤英 2025-10-14 03:53  2

湖北省文化艺术交流协会黄梅戏艺术传播专委会正式成立

2025年10月12日,湖北省文化艺术交流协会黄梅戏艺术传播专委会成立大会在东西湖区福朋喜来登酒店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省的黄梅戏艺术团队、国家一级演员及戏迷代表等20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推动国家级非遗传承的重要时刻,现场围绕黄梅戏艺术传播路径、创新

艺术 湖北省 文化艺术 黄梅戏 黄梅戏艺术 2025-10-13 02:26  3

来看,一出好戏!

《诗文会》取材于明代戏曲家吴炳的古典名作《绿牡丹》,是“中国十大古典喜剧” 的经典代表,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该剧情节曲折,充满巧合与误会,讲述了才女车静芳自主择婚的故事,展现了独特的思想内涵与艺术魅力。

黄梅戏 七仙女 婺剧 董永 诗文会 2025-10-11 10:33  2

第九届“京黄故里”石牌戏会完美收官

10月8日,石牌戏曲文化活动中心内热闹非凡,座无虚席,空气中弥漫着黄梅戏那独特而迷人的艺术芬芳。省黄梅戏爱好者协会分别在下午和晚上精心呈现了两场精彩绝伦的展演,演员们用他们细腻的表演、婉转的唱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现场观众林子安兴奋地对笔者说道:

黄梅戏 石牌 陈小芳 石牌镇 宝廷 2025-10-08 21:06  3

黄梅戏起源“之争”形成热度,原来是“有因必有果”

2018年,安庆《黄梅戏起源》一书经过所谓的“田野调查”出版后,从此黄梅戏发源地黄梅县和安庆市网民便形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锋相对的局面,黄梅戏友好氛围毁于一旦。特别是2021年《安庆日报》发表了“黄梅戏起源安庆”之后,安庆网民和黄梅县网民更是到了剑拨驽张的地步

安庆 黄梅戏 黄梅县 黄梅戏起源 安庆日报 2025-08-13 21:01  3

安庆黄梅戏:江水边的戏韵流长|十月行记

十月的安庆,空气里漂浮着桂子的甜香,混着江风送来的湿润。青石板铺就的倒扒狮街上,斑驳的徽派马头墙下,一阵清亮婉转的黄梅唱腔从敞开的木门里袅袅漾出——“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那声音温润悠扬,将周遭的市井人声都染上了一层柔和的韵致。

安庆 黄梅戏 江水 安庆黄梅戏 桐城六尺巷 2025-10-06 17:29  4

黄梅戏“独苗”马兰:事业不妥协,婚姻不将就,她如何做到?

当黄梅戏“五朵金花”或北上唱歌、或南下拍戏、或跨省谋生,只剩马兰坚守安徽;当戏曲人感叹“要么守着老戏饿死,要么改得四不像”,她却既凭《红楼梦》《秋千架》让黄梅戏晋京爆红,又与大16岁的余秋雨把婚姻过成“越老越有价值”的红木家具。在行业寒冬与情感围城的双重考验下

余秋雨 婚姻 马兰 黄梅戏 秋千架 2025-10-05 03:59  4

从民间小戏到国潮经典:《天仙配》如何让黄梅戏火遍海内外?

当不少传统戏曲剧种困于“台下少人看、台上缺新戏”的困境时,黄梅戏《天仙配》却从1954年华东戏曲会演至今,60余年常演不衰,甚至成为海外观众认知中国戏曲的“名片”。同样是传统剧目,为何《天仙配》能突破时空限制,成为穿越时代的经典?其背后的创作逻辑与传播策略,或

天仙配 黄梅戏 董永 王少舫 严凤英 2025-10-05 01:00  2

浅谈黄梅戏并非单一来源的艺术演变

地域文化交融,黄梅戏起源于安庆,吸收了周边的许多戏曲元素,安庆长江北岸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多种地域文化交流融合的交汇点。在历史上,该地区与周边的安徽、江西、江苏、鄂东等地有着频繁的经济、文化往来,人员流动频繁,为黄梅戏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土壤和多样的艺术养

艺术 安庆 黄梅戏 青阳腔 徽调 2025-10-01 05:56  3